只要提到物聯網卡,我們總會被平臺提醒:物聯網卡禁止使用在手機上!這是為什么呢?物聯網卡可以為設備提供上網流量,那么為什么不讓手機利用這些流量呢?真要是把物聯網卡使用在手機上,能咋滴?
物聯網卡,是三大運營商專門為物聯網服務企業提供的用于智能終端設備聯網的流量卡,而且僅面對企業用戶進行批量銷售,不提供給個人用戶。事實就是這樣,個人從運營商那里是無法申請物聯網卡的,那為什么還會討論物聯網卡使用在個人手機上的問題呢?這就得說一說物聯網卡的銷售渠道。物聯網卡有多種銷售渠道,總結為兩大類:運營商和各級代理商。
既然運營商不把物聯網卡銷售給個人,那么個人手中的物聯網卡必然是來自于各級的代理商,正所謂哪里有需求哪里還有有市場,物聯網卡價格低,流量高,又穩定,那么必然會吸引不少個人用戶,畢竟確實物聯網卡是在智能設備上使用,大多數智能設備產品都是落實到個人消費,多了監管也就難了,當然,個人市場那么大一塊蛋糕,運營商又不傻,才不舍的丟掉。
其實物聯網卡禁止使用在個人手機上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每年詐騙案最多的就是電信詐騙,但是這樣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工信部就聯合發布了物聯網卡禁止使用在個人手機上的文件,運營商也沒得辦法,只能出臺規定:物聯網卡一旦被檢測到使用在個人手機上,該批次的物聯網卡會被立即停止使用。
目前運營商系統基本都升級檢測手機使用的通道了,你把物聯網卡安裝在手機上,只要連接網絡上網使用流量,就已經立馬被檢測到手機身份信息,然后一旦“停卡”就難辦了,再想恢復使用時不可能了。